这个品牌的促销员自称空调是无氟环保的,那个品牌的促销员却私下告诉我说无氟空调仍要充氟利昂制冷剂。我真是被弄糊涂了。”记者近日在北京某家电卖场采访时,碰到了困惑不已的消费者朱先生。
朱先生的困惑并非全无理由。记者看到,一些冰箱和空调产品都贴上了“全无氟”、“无氟”或“无氟利昂”标签,不少促销员在介绍这些产品时,说产品制冷剂中没有氟利昂成分,不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具有环保特性。但在记者细问之下,有的说无氟空调也要用氟利昂制冷剂,有的表示无氟空调用的是另一种物质替代氟利昂,有的则称用了“无破坏臭氧层的氟原子”的制冷剂,说法莫衷一是,让人着实有些费解。
记者注意到,随着国家禁止生产、销售、进出口受控臭氧消耗物质的步伐越来越快,近期“全无氟”、“半无氟”、“假无氟”的说法在业内热了起来。有的企业称目前大部分冰箱都实现了无氟化,但少数产品虽然制冷剂无氟,可是发泡剂仍然使用氟利昂,提醒消费者提防这些“半无氟”、“假无氟”产品。甚至有的媒体报道说,新买的无氟空调装好后却不能使用,找到维修人员充入氟后,空调才使用正常,提醒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时要检验其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氟产品。
不科学的“无氟”称谓易造成错觉
“说氟会破坏臭氧层,其实是一种误导。”原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技术部主任周瑞民告诉记者,这些年无氟概念在各行各业都甚为流行,但业内人士都知道无氟提法并不科学。有的促销员也误认为所谓的无氟产品环保,是在于不含氟原子。实际上,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现在广泛使用的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清洗剂中含有的氯原子和溴原子造成的,跟氟原子一点关系也没有。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产品部部长陈轶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无氟概念的形成,大致是由无氟利昂简化而来的。其实,环保要求只是禁止带氯含量较高的氟利昂制冷剂生产和使用,同时也禁止其他严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按照环保专业术语说,这些环保产品更准确的提法应该是无受控臭氧消耗物质(无ODS)。
据介绍,氟利昂是饱和烃类(碳氢化合物)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部分氟利昂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用为制冷剂,长期以来表现出了制冷效果优良、安全的特性,但是对大气臭氧层有着较大的损耗作用。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氯氟烃类产品,简称CFC,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大,被列为一类受控物质;二是氢氯氟烃类产品,简称HCFC,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对臭氧层破坏系数仅仅是第一类产品的百分之几,因此,目前HCFC类物质被视为CFC类物质的 重要的过渡性替代物质,在相关规定中,这类产品有几十年的过渡期;三是氢氟烃类,简称HFC,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等,臭氧层破坏系数几乎为零,但有的气候变暖潜能值较高。
陈轶群无奈地表示,在业内会议或产品标注时,厂方都不会以有氟、无氟来说事,但这些并不科学的通俗概念在业内成了默认的一种称法,一定程度上让普通消费者产生了困惑。
恐“氟”症没有必要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尚世仁表示,冰箱、空调等产品有无受控臭氧消耗物质只是针对保护大气臭氧层而言,“有氟产品有害”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环保与健康不能混为一谈。
陈轶群介绍说,按照国家的环保计划,我国的家电产品将在明年禁止生产和使用CFC。他分析认为,“半无氟”、“假无氟”产品,可能指的是有的冰箱仍使用HCFC。就目前而言,市场上主流的冰箱产品基本都已不用CFC和HCFC,但空调产品中,因政策规定允许,使用HCFC的还比较多。
陈轶群认为,其实业内使用多年的氟利昂制冷剂在性能上更为稳定,但新替代的制冷剂更为环保,也是今后的产业和市场的发展方向。人们对尚未进行制冷剂替代的产品无需谈虎色变,但从环保角度出发,建议消费者购买相关家电产品时,可以注意查看标识。
记者 近获悉,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将在今年年内发布“关于禁止生产、销售、进出口以全氯氟烃(CFCs)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及其相关零部件的公告”,家电产品部分受控臭氧消耗物质的使用限期将提前到2007年1月1日。